焦漪萍,(武警士官学校,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文职教员队伍是军队院校教育一线重要的教学力量。践行教育家精神,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文职教员队伍的关键,关乎教员师德师风的塑造,关乎军事教育的发展,关乎国防军事的建设。本文从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成长的内在依据入手,剖析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队伍建设的价值追求,探讨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尝试将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军队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文职人员;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建设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习主席历来重视和高度关心这支队伍的建设。习主席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家精神既是新时代广大教师努力前进的方向,也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同样也是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核心和重要抓手要求,对于建设教育强军、推进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新时代国防军队改革,文职人员经过重新定位,已是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军队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一线重要的教学力量。践行教育家精神,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文职教员队伍的关键;关乎教员师德师风的塑造;关乎军事教育的发展;关乎国防军事的建设。
一、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成长的内在依据
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成长,帮助文职教员更好地自我实现,促进文职教员队伍整体高质量的发展,是由文职教员成长发展内在需求和职业发展实践目标决定的。
1.教育家精神是文职教员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
马克思人学的相关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大致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类。通常只有在低级需要,如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出现更好层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文职教员在成长发展中除满足基础的生存需求外,还承担着军事职业赋予的“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职业使命。职业使命以及对文职教员的高期待,激发文职教员形成较高的职业成就动机,形成自我成长发展及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教育家精神是历代教育传统在新时代的拓新,既是对文职教员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文职教员寄予厚望的新期待。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成长发展是文职教员的内心呼唤,是军事教育和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教育家精神是文职教员职业发展的实践目标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家特有的精神,是教育家优秀品质的凝练和升华,具有精神的导向性、激励性、感染性。文职教员的现实状况与教育家精神这一实践目标之间的距离,便是文职教员的成长空间。文职教员以教育家精神为实践目标,缩短这一目标距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发展,这就是文职教员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实现职业发展。因此,教育家精神是文职教员职业发展的实践目标。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成长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文职教员践行成就教育家精神,两者相向而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推进文职教员高质量、专业化发展,使文职教员保持职业发展生命力。
二、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队伍建设的价值追求
教育家精神的论述是中国教育实践的深刻凝练,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在军事教育领域践行教育家精神,体现了对培养高质量文职教员队伍,推进教育强军的重要价值追求。审视教育家精神在军事教育中的作用,既是发挥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使命,也是教育家精神助推教育强军的特殊使命。
1.实现文职教员队伍的职业使命
“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是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文职教员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质量的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文职教员的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的能力上。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内核就是通过优良道德和高尚情操引领教师落实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基本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因此,通过模范遵守社会道德,强化道德思想,让内在的道德性与承担的使命职责获得统一,体现了新时代文职教员队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政治本色,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职业志向和理想抱负,心怀“国之大者”,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军尽责,践行国防军事教育的使命。
2.提高国防军事教育的育人质量
育人质量是国防军事教育的关键,文职教员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国防军事教育的质量。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文职教员队伍,提升国防军事教育质量是军事教育的现实需求。教育家精神“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既是对文职教员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是提高育人质量的方法。启智润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为战育人,是新时代军事教育的目标。教育家精神“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激发文职教员成长为教育家的内生动力,躬耕历练,积极主动学习、改进教育理念、促进教学反思、形成教育智慧、提升育人质效。立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文职教员队伍树立“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的职业态度,做国防军事教育的学习者、践行者、创新者。
3.助力世界一流军队的建设发展
教育家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所内涵的职业情感则是文职教员成长的本色。以奉献之心扎根军队,投身国防军事教育事业,这是对文职教员对职业使命的诠释。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上,需要靠建设一流军事院校、培养用好一流军事人才,这些都离不开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员队伍。文职教员队伍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强军的有力的人才支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影响着强军事业。教育家精神的引导,切实提高文职教员队伍的教学能力、职业精神。通过高质量、专业化文职教员队伍,更好地服务国防军事教育,促进教育强军,最终推动世界一流军队的建设发展。
三、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队伍建设的路径
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队伍建设,既要牢牢抓住文职人员理想信念的塑造,又要完善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体系,在全面建设保障中融合培养,全面拓展文职教员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1.重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教育家精神引领,文职教员明晰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方面的努力发展方向。通过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全力着眼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起了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育人高标准,这些就明确要求文职教员队伍必须强化党性,坚定政治立场,切实提升政治素养。引导文职教员主动对标教育家精神,从思想上加强认识教育家精神、从思维上正确理解教育家精神,从认知上逐渐建立对教育家精神的内化,实现对教育家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而外化在行动上,形成行为认同,同时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性、信念坚定性、职业主动性。坚定强军兴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2.重机制,完善建设体系
深刻领悟教育加精神,推进新时代文职教员队伍建设,提升文职教员队伍整体水平,完善建设体系是保证。一是完善培训体系,通过教员教学发展中心,发挥好教育培训对提高文职教员教学专业能力的基础作用。健全校内培训、军内培训、地方培训三级培训体系。遵循文职教员职业发展需求,分层选拔培训人员,个性化定制培训内容,灵活运用培训形式,以便实现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二是结合职业发展,根据文职教员职业发展路径,建立新教员—骨干教员—专家型教员—教育家型教员的进阶式培养路径,形成层次性的进阶式建设制度。三是运用评价机制,以新时代教学评价为抓手,全面梳理各类评价条件,全力构建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导向的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评价具象化,引导文职教员队伍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
3.重保障,全面构建融通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仅仅在制度上设计引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要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军队院校全面建设中融入教育家精神,全面构建融通。一是校风校训中融通,校风校训是学校的精神环境,将教育家精神内涵融入校风校训中,让教员通过心理感染、情感认同、行为规范,践行教育家精神。二是校园文化中融通,通过讲好军内外教育家故事,展示优秀教员形象、追随教育家步伐,让广大教员沉浸于崇尚教育家、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校园文化中。发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的作用,完善场域建设、载体升级,把教育家精神的宣传、引领、交流与互动落实在军事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面中。三是特殊仪式中融通,充分融入新教员入职仪式、老教员退休会,及教师节、“四有”优秀文职人员、 “四铁”先进单位等表彰活动中,在真实中解读教育家精神内涵,弘扬教育家精神,奖励先进教育楷模,践行教育家精神,切实提升文职教员队伍整体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的文职教员队伍是军事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石,是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实现教育强军的中坚力量。从做好“四有”好老师,到“经师”、“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再到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打造一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文职教员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24-08-06
【2】吴晓杰,祁占勇.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演进逻辑及养成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4,(02):78-85.
【3】王光明.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高校教师高质量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5):8-11.
【4】孙红岩,霍江涛,许光军,等.军校文职教员实战化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1):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