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政策

《现代教育教学发展》期刊隐私政策

生效日期:2025年07月27日
最后更新:2025年07月27日


一、适用范围与定义

  1. 适用对象
    • 本政策适用于期刊网站的注册用户(作者、审稿人、读者)、访客及通过本网站提交个人信息的任何主体。
  2. 定义说明
    • “个人信息”:可单独或结合其他信息识别个人身份的数据(如姓名、邮箱、ORCID、机构信息)。
    • “敏感信息”:身份证号、学生数据、健康信息等,需特殊保护。
    • “数据处理”: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共享、删除等操作。

二、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

(一)收集范围与目的

用户类型收集信息类型使用目的法律依据
作者姓名、邮箱、ORCID、单位、研究领域稿件处理、版权协议签署、学术成果推广履行合同/用户同意
审稿人专业背景、联系方式、银行账号(稿酬)审稿任务分配、专家库管理、劳务费用支付履行合同/合法利益
读者IP地址、设备信息、阅读记录内容推荐、访问统计、系统安全防护用户同意/合法利益
未成年人年龄、监护人联系方式(如有)履行《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需监护人同意后收集监护人明示同意

特别说明

  • 敏感信息(如学生研究数据)需额外提供伦理审查证明匿名化处理说明
  • 用户拒绝提供必要信息可能导致无法使用投稿、审稿等核心功能。

(二)收集方式

  1. 直接提供:用户注册、投稿、填写个人资料时主动提交。
  2. 自动采集:通过Cookie等技术收集设备信息(IP、浏览器类型)及行为数据(页面停留时间、下载记录)。
    • Cookie管理: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设置拒绝非必要Cookie,但可能影响部分功能(如个人账户登录)。

三、个人信息共享与披露

(一)共享原则

未经用户明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以下情形除外:

  1. 必要服务支持
    • 委托合作方处理数据(如支付机构处理稿费、技术公司维护系统),需签署保密协议并限制用途。
  2. 法律与安全要求
    • 应司法机关、监管部门要求提供数据;
    • 为阻止欺诈、网络攻击等重大风险而必要披露。
  3. 学术协作需要
    • 论文合作作者间共享联系方式(需征得同意);
    • 与教育研究机构共享匿名化统计数据(无法识别个人身份)。

(二)跨境传输

  • 因国际合作需要向境外传输数据时(如国际编委审稿),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通过安全评估并获用户单独同意;
    2. 接收方已加入数据隐私框架(如EU-U.S. DPF) 或达到同等保护标准。

四、用户权利与选择

用户可通过账户设置或联系编辑部行使以下权利:

权利类型行使方式
访问与更正登录账户→“个人资料”页查看并修改信息(ORCID、单位等)
删除与撤回同意提交书面申请→编辑部15日内处理(法律要求保留的数据除外,如财务记录)
限制处理对数据准确性争议时可申请临时冻结处理(如要求暂停审稿任务分配)
数据可携带索取常用格式(CSV/PDF)的个人数据副本
拒绝自动化决策反对仅通过算法评估稿件学术价值(终审须有人工参与)

响应时效:收到请求后15个工作日内回复,复杂请求可延长至30日并告知原因。


五、数据安全与保护措施

(一)技术防护

  1. 加密存储:个人信息经AES-256加密后存储于中国境内服务器;
  2. 访问控制:按角色分配权限(如审稿人仅能查看匿名稿件);
  3. 安全审计:每季度扫描系统漏洞,日志保留180天备查。

(二)组织管理

  1. 员工培训:编辑/技术人员每年接受数据保护合规培训;
  2. 最小授权:仅必要岗位接触敏感信息(如财务人员处理银行账号);
  3. 应急响应:发生数据泄露后72小时内向监管机构及用户通报。

六、儿童个人信息保护

  1. 适用场景
    • 涉及未成年人研究(如中小学教学实验)或未满14岁作者投稿;
  2. 特别要求
    • 需提供监护人签字同意书,明确告知信息用途及存储期限;
    • 设置专用通道(邮箱:minor@xdjyjxfz.com)处理儿童信息删除请求。


政策依据